背景:
我從親子關係諮商的經驗中,發現父母在管教小孩時常見的一種盲點是:「高估小孩守紀律的能力、低估小孩求好的心」。
先說「高估小孩守紀律的能力」。舉例來說,一個爸爸說他的國中的小孩設了鬧鐘也沒用,總是還要叫好幾次才會起床。這讓他非常受不了,經常為此對小孩發很大的脾氣,以致影響了親子關係。在我的引導下,他發現自己會發那麼大的脾氣是因為,他自己的經驗是鬧鐘響了就起床的成功率幾乎百分之百,所以實在無法接受小孩的行為。再經過進一步的引導後,他才發現其實他自己也是經過幾十年的磨練,才達到如此高的成功率。他忘了自己也曾經是小孩,而總是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小孩,難怪小孩總是無法滿足他的期待。
再談「低估小孩求好的心」。這爸爸提到有次鬧鐘響起而小孩沒起床時,故意不再叫他。小孩起床晚了,驚覺自己勢必會遲到時,還責怪爸爸故意不叫他。兩人吵了一陣子之後,小孩急哭了,並說「難道我想要遲到嗎?!」我請他仔細咀嚼這句話,他才發現小孩的確真的不想遲到,只是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做不到如此有紀律。然而過去他總是認為小孩就是想偷懶,甚至不想求好。我說了心理學上有名的「自我靈驗的預言」之實驗,提醒這爸爸:如果你認定小孩就是不想求好,那麼根據這實驗的結論,他長大後就會真的變成一個不想求好的人。
題綱:
- 從你從事諮商的經驗中,父母在教養小孩上常見的盲點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 這些盲點行為將對小孩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
- 既然這些盲點行為是不好的,那麼父母應該以什麼樣的行為取而代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