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綱:
一、什麼是青少年的壓力來源?課業壓力、校園霸凌還是家庭期待?
(一)環境與關係的改變,是生活壓力來源(升學、轉學、重新編班,家庭成員&關係變動):在乎的孩子,才感受得到壓力
(二)青少年的在乎與需要
1.在乎同儕多於師長(家長很悶):在同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與落點(社會參照)
2.青少年需要成就感、歸屬感->價值與意義
3.看見有意義的重覆(我能感、我所選所愛)vs.無意義的重覆(你決定&安排、無所謂、習得無助)
(三)家長的為難
1.主流價值與多元需求的衝突:(我知道你想要…..,不過別人家的小孩都這樣…..,你是不是也可以這樣?)
2.世代經驗差異:生涯路徑的轉變(我以前都可以,為什麼你現在就不可以? 我以前也沒有這樣,為什麼你要這樣?vs.什麼時候可以交男女朋友?什麼時候可以去工作賺錢?什麼時候可以…?)
3.科技與環境快速變遷:虛擬成為真實(知識/資訊取得的多種管道、人際網絡建立與連結形式轉變)
4.時間的急迫感:現在如果不….,以後沒機會….
(四)家長如何愛青少年?
1.怪獸大學: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家長的眼光與行動也影響著孩子的轉變。
2.支持並給出空間,穿過”語氣”煙霧彈看見孩子的需要。
3.不輕易批評同儕及學校師長:尊重(角色與位置)與選擇(適合孩子的環境與學習方式)。
4.看見限制、善用資源:”父母”的有效期限、運用學校、社會資源(公部門&民間)
二、張老師基金會可以提供的服務
A. 方式:電話輔導、晤談輔導、網路諮商、函件輔導(信件、電子郵件)
B. 內容:親職諮詢、親子輔導、個別輔導、宣導講座、心理衛生服務
C. 免費服務(1980專線、義務張老師)與付費服務(專業心理師&社工師)
三、社會資源:可以尋求的協助管道
各地的1999,尤其是直轄市的社會局、教育局都是很好的資源。以台北市為例,共有6所由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民間單位辦理的少年服務中心。
四、青少年,不只是父母的孩子,也是這個城市、這個國家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