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你真的生病了嗎?
背景:
在醫院的臨床工作中跟院內其他科別的醫師合作的機會很多,家醫科是主要的轉介來源,許多民眾對於身體不舒服是十分敏感的,而第一個念頭通常都是掛號就醫,家醫科往往會是第一道窗口。從轉介來協談中心的個案當中通常有許多無法界定或是查不出確切病因的生理不適,這些卻跟心理狀態有所相關:例如壓力、情緒、人際關係、家人互動、失眠等等,但這些日常生活中一直存在的議題卻常被人們所輕忽,而當這些心理負擔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透過生理症狀來示警,其實不只是家醫科,許多科別如腸胃科、疼痛科、婦產科也會接觸到類似的民眾,有時候外顯的生理症狀是無法完全單靠藥物就能治癒的,若相關心理狀態沒有改善,就會難以完全根治,有時家中有長期慢性疾病或罹癌的家人,也會因為生病影響日常生活而感受到心理不適,沒有好好處理也會影響生理症狀。一般社會大眾還是會很直覺將許多生理症狀直接歸因於身體的狀態卻忽略了心理層面的影響,也要提醒民眾多關注自身心理狀態以及自身壓力狀態以及和週遭家人朋友的人際互動。才能夠盡量避免因心理引發或加重生理症狀的相關不適感受。
題綱:
1. 常聽到長輩抱怨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嗎?還是有觀察罹癌初期的親友意志消沈整天悶悶不樂?或在作月子的新手媽媽焦慮緊張情緒失控?我們可以怎麼尋求相關協助?
2. 壓力常導致身體出現相關症狀,比較常見的有哪些?心理諮商要如何處理這些壓力呢?
3.心理師有沒有建議讓民眾更能注意到心理的狀態?以及有沒有什麼自己可以先幫忙自己的方法? |